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。“立者,建始也”,立秋可直接理解为秋天的开始。
立秋,意为禾谷成熟、暑去凉来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。这个时节,秋高气爽,月明风清,大豆结荚,棉花结铃,满是收获的喜悦和秋爽的惬意
立秋作为秋天最早的信号,与炎热的夏季相比,云淡风轻的秋,风干物燥,天高气爽,不仅赏心悦目,更是晾晒腊味的好时节。传统的岭南人有句俗语:秋风起,食腊味。8月8日立秋时节的到来,意味着家门小巷又开始飘来一阵阵腊肉的香味。
在立秋时节,素有“贴秋膘”的习俗,以补偿“苦夏”的清减。吃什么呢?腊肉就是首选。广东腊味品种丰富,腊猪肉、腊鱼干、腊鸭等等都别具风味,任君挑选。
而梅州地区则有立秋吃糍粑的传统习俗。立秋时节,做秋社,打糍粑,食糍粑,送糍粑。糍粑不仅意味着喜庆丰收,而且象征着团圆。
在其他地方,比如江浙,立秋时有“啃秋”的习俗,也就是在立秋这天要吃瓜,民间传说,立秋当日吃瓜,能清除暑气、避免痢疾;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则有一个别具地域特色的农俗——晒秋,由于山区地势复杂,平地极少,只好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、屋顶等,架晒或挂晒农作物,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这种传统农俗现象。
立秋作为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,各地的人们用不同的习俗迎接立秋的到来,但是立秋的到来其实并不意味着秋天的到来。谚语说:“立秋之日凉风至”。人们认为从立秋开始,天高气爽,月明风清,气温逐渐下降。实际上,由于我国幅员辽阔,各地并不在立秋当天同时进入秋季。
按照气象标准,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℃以下才算是秋天,一般年份里,北京9月初开始入秋;我国南方地区,此时台风雨渐去,气温更酷热,以海南三亚为例,秋天到达海南三亚时已经接近新年元旦了。因而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被称之为“长夏”。
立秋之后,气温虽有所回落,但对地处南方的广东来说,立秋之后还有末伏,“长夏”当中还潜伏着“秋老虎”。因而在饮食方面,立秋后应吃些生津养阴、滋润多汁的食物,例如百合、莲子、番茄等,少吃辛辣、煎炸食品。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,寒凉能清热,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,有缓急、和中、补益作用,酸味食物有收敛、生津、止渴等作用。
“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”常言道,一叶知秋。立秋衔接了夏秋,有色彩的变换,经历气温的转换,“吃瓜啃秋”“农作物晒秋”,家门小巷悬挂着的腊肉合奏起了丰收的乐章,摇动了秋天的旋律。